美國《科學(xué)-轉(zhuǎn)化醫(yī)學(xué)》雜志發(fā)表文章,科研人員給豬的心臟注射一種基因,成功培育出可以治療心律異常的“生物起搏器”。如果證實在人體中也有效果的話,這種“生物起搏器”也許有一天能夠取代電子心臟起搏器,給一個已達數(shù)十億美元規(guī)模的產(chǎn)業(yè)帶來沖擊。
研究負責(zé)人、美國錫達斯-賽奈心臟研究所所長愛德華多·馬爾萬在電話記者會上說:“我們利用微創(chuàng)方法首次培育出一種‘生物起搏器’,并證實這種新的起搏器足以維持日常生活需要。這也是首次在活體動物中‘重編程’心臟細胞,有效地治療疾病?!?在最新研究中,馬爾萬等人把一種叫做TBX18的基因注射到6只豬的心臟內(nèi),從而使一種本來不參與控制心律的心臟細胞轉(zhuǎn)變成為“起搏器細胞”。研究人員說,這些豬都存在名為“完全心臟傳導(dǎo)阻滯”的心律異常問題,但在接受基因療法治療后,原本應(yīng)該減慢的心跳恢復(fù)正常,其效果持續(xù)兩周時間。
研究人員指出,豬的心臟在許多方面與人的心臟類似,因此這種叫做“體細胞重編程”的技術(shù)可能同樣適用于人。首先從中受益的可能是兩類人,一類是植入電子心臟起搏器可能發(fā)生危及生命感染的心律異常者,另一類是患有先天性心臟傳導(dǎo)阻滯的胎兒。研究人員說,“也許有一天,我們可以只要注射基因就能挽救性命,而不用植入儀器?!?/p>
研究人員表示,他們接下來將進行更多試驗,包括研究這種療法的長期有效性等。如果一切順利,希望3年內(nèi)啟動相關(guān)人體臨床試驗。
原文檢索:
Yu-Feng Hu, James Frederick Dawkins, Hee Cheol Cho, Eduardo Marbán, and Eugenio Cingolani.Biological pacemaker created by minimally invasive somatic reprogramming in pigs withcomplete heart block. Sci Transl Med., 16 July 2014; DOI:10.1126/scitranslmed.30086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