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 3 4 5
速來圍觀!一場感人至深的先進事跡宣講會
時間:2021年09月06日 11:50 點擊:[]

9月2日下午,“把災難當教材 與祖國共成長”全省教育系統(tǒng)救災抗疫先進事跡宣講會在省教育廳舉行,廳黨組書記、廳長鄭邦山出席并講話。來自全省教育系統(tǒng)的8位先進典型代表進行了事跡宣講,并對在防汛救災和疫情防控中表現突出的先進群體及個人(第一批)進行通報表揚。



我校作為全省唯一受邀高校典型事跡代表,由公共衛(wèi)生學院疫情防控應急工作隊成員李海斌以《把災難當教材 歷戰(zhàn)疫促成長——新鄉(xiāng)醫(yī)學院志愿者在行動》為題進行了宣講。我校公共衛(wèi)生學院疫情防控應急工作隊獲得“防汛救災和疫情防控中表現突出的先進群體”榮譽稱號。

宣講會上,李海斌老師詳細講述了我校在“7·20”特大洪災和新一輪疫情防控中,妥善安置群眾,入村幫扶受災群眾重建家園,抽調醫(yī)護人員和公衛(wèi)專家馳援鄭州、商丘、新鄉(xiāng)中展現出的新醫(yī)擔當。在衛(wèi)輝市疫情防控中,李海斌老師作為帶隊教師帶領我校16名公共衛(wèi)生相關專業(yè)碩士研究生,支援衛(wèi)輝市災后抗疫工作,新醫(yī)學子在“戰(zhàn)疫”中迅速成長,把災難當教材,在疫魔面前經受住了考驗,交上了一份出色的答卷。通過樸實真摯的語言和生動感人的故事,展示了在這場“澇疫雙災”中,我校廣大黨員干部身先士卒、沖鋒在前,師生員工心手相牽、共抗災情,青年學子勇擔責任、志愿服務的家國情懷與責任擔當。

 


下一步,學校將持續(xù)深入推進“把災難當教材 與祖國共成長”主題教育,把災難危機作為教育契機,將我校廣大師生上下齊心、團結一致防疫救災的生動事跡作為實踐教材,講好防汛救災、疫情防控、災后重建的新醫(yī)故事,使廣大師生進一步堅定“四個自信”,厚植愛國情懷。


 

宣講會最后,鄭邦山廳長圍繞,回望走過的路,認清腳下的路,堅定前行的路,三個方面為大家上了一堂生動的“開學第一課”,一起來學習!

在“把災難當教材 與祖國共成長”先進事跡宣講會上的講話

省教育廳黨組書記、廳長 鄭邦山

2021年的這個盛夏,讓每個河南人經歷了汛情和疫情的“雙重考驗”“雙重洗禮”,可以說是驚心動魄、蕩氣回腸。今天,我們全廳集中在一起,組織“把災難當教材 與祖國共成長”先進事跡宣講會,共同回憶并總結這“兩場硬仗”中的難忘瞬間、感人故事,目的是進一步學習先進典型事跡,講好河南教育故事,用好鮮活生動教材,推動“把災難當教材 與祖國共成長”主題教育深入開展。

剛才幾名同志的精彩發(fā)言,讓所有人的記憶再一次拉回到那一個月的跨度當中。他們講自己的事、身邊的事,樸實無華、聲情并茂,其中每個教育鐵軍的形象都活靈活現,處處體現著踐行“兩個維護”的力度,彰顯鐵軍擔當的高度,充滿教育情懷的溫度。在此,我代表教育廳黨組向前來參加報告會的新鄉(xiāng)醫(yī)學院救援隊、各位師生代表表示熱烈的歡迎,并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誠摯的感謝!下面,我就回望走過的路、認清腳下的路、堅定前行的路三個方面,談三點體會。

一、回望走過的路,從疫情防控和防汛救災點滴過往中共同見證鐵軍擔當

關鍵時期見忠誠,危難時刻顯擔當。在“汛情疫情”重疊的復雜形勢下,在沒有硝煙的“兩個戰(zhàn)場”上,省教育廳積極響應中央和省委部署,廳機關以上率下,全省教育系統(tǒng)先后涌現出一大批典型人物和事跡,他們用自己的奉獻行動,傳遞著溫潤情感的溫度,啟迪心靈、點亮生命,用大愛育人心,與中原同崛起,把災難當教材,與祖國共成長,共同繪就了河南立德樹人的壯美畫卷。

立德樹人,廣大學子在最前沿唱響“青春之歌”。以許昌學院趙旭、鄭州市永平路小學管樂團、河南籍大學生李睿為代表的新一代青年學子,在災難突然來襲的危急時刻,在人民最需要的時候,放棄安逸和沉默、選擇大義和擔當,挺身而出、沖鋒在前,把小我融入大我、用堅守傳遞希望。他們在疫情防控和防汛救災斗爭第一線,守護他人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不是一線人員卻在一線綻放青春、貢獻力量,行為雖小卻純真樸實、感人至深,他們既是“把災難當教材”這堂大課的優(yōu)秀答卷人,也是“與祖國共成長”的生動實踐者。他們用愛國、拼搏、有愛、擔當,交出了屬于自己的答卷,用一腔熱血樹立起當代河南學子胸懷祖國、奮發(fā)向上的好樣子。

為人師表,“教育鐵軍”用忠誠擔當展示“師者榜樣”。以新鄉(xiāng)醫(yī)學院救援隊、鄭州七中校長王保軍為代表的河南教師群體,在生與死的考驗面前,與時間賽跑,與災難較量,用生命堅守在第一線、戰(zhàn)斗在最前沿。他們從三尺講臺到社會課堂,有的選擇“天使白”逆行出征,有的身著“志愿紅”溫暖他人,有的化身“救援藍”解人于危難之中,以執(zhí)筆之手書寫了人間大愛,用獨特的方式為學生上了生動一課。他們與大家患難與共,沖破災難的黑暗,向光而行、照亮自己,追著光、靠近光、成為光、散發(fā)光。此時此刻,我不禁想起習近平在給北師大貴州研修班參訓教師回信中提到的一句話,“師者為師亦為范,學高為師,德高為范”。老師們用自己的選擇和行動,為孩子們做出了表率,他們是塑造學生品格的“大先生”,這也是教育最本真的一面。

攻堅克難,各級黨組織“戰(zhàn)斗堡壘”全部在線。廳機關及直屬單位基層黨組織把疫情防控“無形戰(zhàn)場”和防汛救災“有形戰(zhàn)場”作為踐行“兩個維護”的“主戰(zhàn)場”,作為河南教育鐵軍當前必須堅守的“主陣地”,作為檢驗黨史學習教育成效的“試金石”,著力強化責任擔當、建強基層堡壘,在戰(zhàn)“兩情”中充分彰顯黨建引領。135個基層黨組織、1312名黨員直接參與疫情防控和防汛救災工作,在一線成立臨時黨支部、黨小組9個、組建黨員突擊隊14個、組建黨員志愿服務隊23個,下沉社區(qū)34個,“雙報到”黨員591人……黨旗始終在救災防疫一線高高飄揚。這就是廳機關和直屬單位(學校)各級黨組織在“戰(zhàn)兩情”中交出的優(yōu)異答卷。

勇挑重擔,廣大黨員干部“先鋒模范”就在眼前。以駐廳紀檢監(jiān)察組楊志誠、省實驗二中王夏為代表的廣大基層黨員干部聽從黨的號令,在黨旗下集結,在暴雨中前進,在疫情中逆行,積極沖向服務第一線,越是艱難越向前,用奉獻擰成一股繩,用實際行動弘揚抗洪精神、抗疫精神,展示了“同舟共濟者贏”“上下同欲者勝”的教育鐵軍力量和擔當。大家不畏風險、沖鋒在前、日夜奮戰(zhàn),從精準摸排到預案制定,從發(fā)出倡議到身體力行,從信息發(fā)布到督導檢查,從災后重建到復學研判,等等,既有聞令而動、精益求精的力度,也有爭分奪秒、夙夜在公的速度,還有舍小家為大家、忘我無我的溫度。大家關鍵時刻沖得上、豁得出、打得贏, 匯聚成了河南教育共克時艱守望相助的強大力量、立德樹人的河南品牌和“河南教育鐵軍”品牌正在被這樣一種力量不斷擦亮。

二、認清腳下的路,從教育系統(tǒng)“兩場硬仗”的實踐中總結立德樹人寶貴經驗

一顆種子能夠長成參天大樹,陽光、土壤、園丁的培育,一個都不能少。同樣,在災難面前,河南教育鐵軍能夠挺身而出,涌現出這么多可歌可泣的“平凡英雄”和感人事跡,造就立德樹人的“河南現象”,也必有其成長的密碼。我想,這個密碼就要從根本上來尋找,回歸教育的本質和功能。教育擔負著傳播知識、傳播思想、傳播真理的任務,肩負著塑造靈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使命。從本質上講,正是我們這么多年聚焦立德樹人,狠抓學校思政工作,才結出了如今累累碩果。

一是“陽光”好,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是落實好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力量源泉”。黨的教育方針是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在教育領域的集中體現,在教育事業(yè)發(fā)展中具有根本性地位和作用。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年來,中國共產黨不斷發(fā)展、完善黨的教育方針,圍繞培養(yǎng)什么人、怎樣培養(yǎng)人、為誰培養(yǎng)人這些根本問題,探索出適合我國基本國情的教育發(fā)展道路。厘清黨的教育方針的演變歷史,立德樹人的主線越來越清晰,推動人的全面發(fā)展的要求一脈相承。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教育事業(yè)在堅持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戰(zhàn)略全局中的地位和作用,提出“德智體美勞”的總體要求,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等會議發(fā)表重要講話,多次赴各級各類學校考察調研、致信回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對新時代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提出明確要求。這些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觀點,系統(tǒng)回答了教育工作的方向性、根本性、全局性、戰(zhàn)略性問題,形成了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的重要論述,使培養(yǎng)什么人、怎樣培養(yǎng)人、為誰培養(yǎng)人的方向更加鮮明、內容更加完善、要求更加明確,為做好新時代教育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黨的教育理論進入一個豐收期,教育事業(yè)發(fā)展進入一個加速期,為我們落實好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提供了源源不斷的強大動力。

二是“土壤”好,河南教育的深厚底蘊是培根鑄魂的“肥沃土壤”。河南歷史文明悠久,文化底蘊深厚,革命英雄輩出,孕育了愚公移山精神、焦裕祿精神、紅旗渠精神、大別山精神,中原兒女用拼搏共同演繹了什么是不屈擔當??箲?zhàn)時期,河南大學堅持敵前辦學,秉承教育報國,隨著戰(zhàn)局變化而輾轉播遷多地,八年抗戰(zhàn)的辦學歷史,河大師生犧牲9人,失蹤25人。在烽火連天和戰(zhàn)爭硝煙中,老一輩河大人用信念和意志抒寫了一部氣壯山河的大學抗戰(zhàn)史,表現出“百折不撓 自強不息”的奮斗精神,這是河南教育的一種精神。很多河南人小時候都聽過這么一句話,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窮不能窮教育,意思是希望通過教育改變個人命運。我們立足窮省辦大教育、辦強教育,搶抓機遇的步伐不曾停歇,通過教育改變一代人、改善大格局的努力也沒有停止過,這是河南教育的一種寄托。近年來,河南高校把論文寫在中原大地上,河南學子扎根家鄉(xiāng)建功立業(yè),河南教師涌現出“用生命上好最后一課”的李芳老師、“十八彎山路上的一輪明月”的張玉滾老師等一大批師德楷模,這體現著河南教育的一種情懷。這些都為河南教育立德樹人和培根鑄魂注入了充足的養(yǎng)分。

三是“培育”好,“災難當教材 與祖國共成長”主題教育是塑造人、感化人、教育人的“鮮活載體”。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立德樹人關系黨的事業(yè)后繼有人,關系國家前途命運。2020年初,我在新聞發(fā)布會上曾講到,“共同完成好這場生命教育、信念教育、科學教育,道德教育”。刀要在石上磨,人要在事上練。去年以來,我們堅持開門辦思政、實踐育人處處是課堂,“把災難當教材 與祖國共成長”活動深入到全省教育的各個角落、各個學校,不斷打造河南教育立德樹人品牌,收獲了很多感動、取得很好的成效。這次河南的災情,與去年相比,可以說有過之無不及,而且面臨著汛情疫情“雙重大考”,但是我們在黨的領導下都挺過來了。中國的抗疫奇跡,孩子們經歷的“抗災進行時”,為我們提供了立德樹人的鮮活教材。拿中國與美國、印度那些抗疫不力的國家進行比較,這一正一反兩個事例擺在面前,我們的孩子都親身經歷了,難道不是一生受用的最好的愛黨愛國教育嗎?可以說,“把災難當教材 與祖國共成長”活動讓我們抓住歷史性教育契機,打開了立德樹人的新局面,給孩子們留下一段終生銘記、感恩成長的歷史,讓我們贏得了一代人!去年年底,國家統(tǒng)計局河南調查總隊調查中,教育領域群眾滿意度名列前茅,也說明了這個問題。

三、堅定前行的路,強化“三力”確保廳機關在擦亮“兩個品牌”中走在前做表率

習近平總書記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中青年干部培訓班開班式上強調:“干事擔事,是干部的職責所在,也是價值所在。黨把干部放在各個崗位上是要大家擔當干事,而不是做官享福?!苯鉀Q好前進道路上面臨的問題,是我們這一代人的使命所在。接過了黨和人民交給我們的沉甸甸的接力棒,就一定要跑好這一棒。我們要以宣講會為契機,以打造“兩個品牌”為抓手,強化“河南教育鐵軍”的政治力凝聚力戰(zhàn)斗力,強化“河南教育立德樹人”的生命力競爭力影響力,用鐵一般責任、作風和擔當,努力交一份合格的歷史答卷。

一是要提高領悟力,政治要“強”。習近平總書記反復強調,必須增強政治意識,善于從政治上看問題,善于把握政治大局。我們要始終牢記,沒有脫離政治的業(yè)務,也沒有脫離業(yè)務的政治。很多問題,不從政治上考量,站位就上不去,方向就把不準,工作就抓不好,甚至走了彎路、栽了跟頭還不知道。對于教育系統(tǒng)來說,最大的政治就是落實立德樹人跟本任務,立德樹人的質量上去了,就是踐行“兩個維護”、胸懷“國之大者”的具體體現。凡是有利于立德樹人的事,我們就要事不避難、義不逃責,大膽地干、堅決地干。要在“把災難當教材 與祖國共成長”活動基礎上,真正把立德樹人的根本要求內化到每一位教育人的血液當中,融入到辦學治校各領域、各方面、各環(huán)節(jié),不斷增強政治自覺、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要從講政治的高度答好巡視整改這道“必答題”,以巡促改、以巡促建、以巡促治,堅持全面整改、責任到位、逐條落實,嚴肅整改日常監(jiān)督,以扎扎實實的整改成效推動教育事業(yè)高質量發(fā)展。各處室主要負責同志必須強化書記身份、書記意識,擔起本支部、本處室第一責任,堅定把政治標準和政治要求貫穿其中,用行動展現共產黨人政治本色。

二是要提高判斷力,統(tǒng)籌要“準”。今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也是教育綜合改革年,改革發(fā)展穩(wěn)定的任務很重。2021年已經過去近四分之三,加上汛情疫情疊加的影響,對年度目標的實現帶來了不小挑戰(zhàn)。要咬定實現年度目標不放松,按計劃統(tǒng)籌推進各項工作,想方設法把耽誤的時間補回來,決不能有松一松、緩一緩、等一等的念頭。各位領導同志要擔穩(wěn)第一責任人職責,倒排工期推進度,爭分奪秒抓落實,既要牽住“牛鼻子”,又要善于“彈鋼琴”,不僅要有進度“明白賬”,還要有工作“路線圖”,增強緊迫感、煥發(fā)精氣神、跑出加速度,堅持以結果為導向、向廳黨組有交待,堅決、徹底地完成年內必須“交賬”的工作,這也是檢驗一個處長、一個書記合格不合格的重要標準。雖然工作千頭萬緒,但是無論任何時候,都要緊緊抓住立德樹人這個“綱”,所有工作都要聚焦立德樹人這個根本任務展開,所有工作的最終結果都要通過立德樹人成效來檢驗。立德樹人河南品牌需要創(chuàng)新驅動、“明星”代言。要繼續(xù)抓住防汛抗疫教育契機,深挖防汛抗疫“鮮活教材”,持續(xù)在構建“教育評價”新導向、“三全育人”新格局、“五育并舉”新體系上下功夫,在“雙減”工程、“三方協(xié)同”、“五項管理”上出新招,讓教育回歸本質,回歸“人之為人”的教育。網絡是立德樹人的重要載體和有效形式,要依托網絡資源,用好線上“重要渠道”,發(fā)揮好網絡空間的主平臺作用。

三是要提高執(zhí)行力,行動要“快”。打造立德樹人河南品牌和教育鐵軍品牌征途上沒有局外人,每名教育人都是責任人、都是親歷者、都是奮斗者。廳機關和直屬單位作為落實廳黨組決策部署的“第一方陣”,主要負責同志要站好排頭兵,以雷厲風行的作風謀劃于早、帶頭于先、行動于快。要在工作中發(fā)揚鐵的作風,執(zhí)行鐵的紀律,切實增強時間觀念和效率意識,對上級部署要第一時間全面準確傳達,第一時間分解任務、落實責任,第一時間掌握工作進度、反饋落實情況,以只爭朝夕的精神開展工作。要確保全員參與,每名師生、教育工作者都要參與打造“兩個品牌”中來,發(fā)揚釘釘子精神,保持力度、保持韌性、保持狠勁,一個節(jié)點一個節(jié)點地抓,一件事一件事地落實,善始善終、善作善成。要毫不松懈地抓好疫情防控,確保平安開學開學平安,筑牢校園安全底線。要組織全省學校上好2021年秋季開學思政第一課,深入講好河南故事特別是教育故事,做好做足思政這篇“大文章”。

同志們,站在“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歷史交匯點上,站在全面建設現代化河南新征程的歷史新起點上,教育的責任重大、使命光榮!我們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從黨史中汲取奮進力量,錨定為黨育人使命,砥礪立德樹人初心,推動“十四五”教育改革發(fā)展邁好第一步、展現新氣象,以鐵軍擔當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建設教育強省、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奮力譜寫河南教育立德樹人的嶄新篇章,為中原更加出彩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新鄉(xiāng)醫(yī)學院公共衛(wèi)生學院版權所有   

Copyright 2004-2024 by www.realworldsourcing.com/sph/.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河南省新鄉(xiāng)市紅旗區(qū)金穗大道601號 

郵編:453003      電話:0373-3831325  郵箱: gwxb@xxm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