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各單位:
根據科技活動月工作安排,為準確了解各單位現有科研平臺、團隊、項目、成果等最新情況,更加全面反映我??蒲袆?chuàng)新、團隊建設、項目立項、產學研合作、科技成果轉化等工作,更好展現科研人員風采和宣傳學校創(chuàng)新成果,特于科技活動月期間開展新鄉(xiāng)醫(yī)學院2025年版科技成果匯編資料編印工作,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征集范圍
各自然科學類學院(學部)、各研究機構、各附屬醫(yī)院。
二、征集內容
(一)創(chuàng)新平臺
包括:各類省級以上科研協(xié)同創(chuàng)新平臺及部分市級重點平臺,包括但不限于國家級平臺、省實驗室、省級協(xié)同創(chuàng)新中心、省級重點實驗室、省級國際聯合實驗室、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省級工程研究中心等。內容:
1.平臺名稱(一個團隊多個牌子的平臺,填報名稱就高不就低,同時備注其余平臺名稱)
2.平臺簡介:500字左右,參考內容:負責人姓名、成立時間、批準單位、依托院系、聯合共建單位或團隊等,以及平臺研究聚焦方向;設施、設備情況、成員組成情況、承擔項目、論文、專著、專利、經費、獲獎等;一句話未來展望。
3.圖片:包括平臺成員合影1張,平臺現場場景、獲批榮譽、證書、高水平論文、或研發(fā)樣品樣機照片等。
(二)科研團隊
包括但不限于獲批省級科技創(chuàng)新團隊、自行組建的高水平科研團隊等。內容:
1.團隊名稱:
2.團隊簡介:300-500字,參考內容:團隊帶頭人,聚焦方向、依托單位(平臺)、團隊人員構成、主持的項目課題,知識產權、論壇、獲獎、社會服務等;一句話未來展望。
3.圖片:包括團隊成員合影1張,團隊工作場景、獲批榮譽、證書、高水平論文、或研發(fā)樣品樣機照片等。
4.合作聯系人:姓名、電話
(三)科研項目
包括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及以上項目,省科技廳自然科學基金杰出青年基金、重點研發(fā)、重大專項等重點項目,以上項目不包括參與人參與項目。內容:
1.項目名稱:
2.研究內容:200-300字,對該項目具體研究的概括,主要包括研究領域、研究方向、創(chuàng)新點和研究意義等。
3.原創(chuàng)性成果:對該項目取得的重要成果進行簡要介紹,可以包括具體研究數據、實驗結果等方面的內容。強調該項目對相關領域的學術貢獻和實際應用的意義。
4.未來展望:展望該項目的未來發(fā)展方向和潛在應用價值,說明該項目的研究成果對未來研究和實踐的指導作用。
5.成果圖片:典型成果圖片等2-5張。
(四)科技成果
包括但不限于申報各級各類成果獎的、或完成成果評價的、或取得研究突破的科研成果。內容:
1.成果名稱:(完成單位:xx學院、中心、實驗室)
2.成果介紹:300-500字(成果基本信息、成果核心技術與創(chuàng)新點、成果應用及效益情況等)
3.應用前景:100-200字
4.圖片2-5張
5.聯系人:姓名、電話
(五)成果轉化與社會服務
以案例介紹形式展示。包括50萬以上橫向項目、產業(yè)基金項目、省以上科技攻關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以及獲得省級科技進步獎的成果應用情況等。內容:
1.案例名稱(xx學院)
2.案例介紹(300-500字):包括項目取得的階段性成果、解決的市場痛點難點、解決的企業(yè)技術需求、取得的經濟社會效益等。
3.配圖3-5張。
(六)知識產權
以清單形式展示,包括發(fā)明專利、軟件著作權等。要素包括專利號、專利名稱、聯系人姓名、電話。
三、階段劃分
1.準備階段(5月15日前)。主要工作包括傳達通知、合影取照、收集資料等。各單位按照附件要求將資料區(qū)分文件夾放置,于5月15日前以壓縮包形式發(fā)送郵箱。
2.初稿階段(5月16日至18日)。科技發(fā)展部根據各單位報送材料編印初稿資料匯編。
3.修訂階段(5月19日至23日)。各單位對排版匯總后的資料初稿進行校對,提出修改意見,于5月23日前發(fā)送本單位修訂后的匯總資料。
4.定稿階段(5月24日至27日)??萍及l(fā)展部根據各單位修改意見,重新匯總排版并再次經各單位校對后定稿印刷。
四、有關要求
1.提高認識,高度重視。此次成果匯編是全面反映各單位科研工作的重要途徑,也是宣傳本單位科研成效的重要窗口,請各單位高度重視,確保將通知傳達到每一位科研人員。
2.全面覆蓋,應填盡填。各單位要廣泛征集,確保高能級平臺一個不漏、高水平團隊一組不少、高價值成果一項不缺。同時,所填內容應圖文并茂,嚴謹詳實。
3.嚴格標準,按時提交。各單位要對提交的資料嚴格把關,避免疏忽錯漏,請以階段劃分的時間節(jié)點按時將經單位負責人審核后的資料報送郵箱kjc@xxmu.edu.cn。
資料整理過程中如有疑問請聯系相關板塊負責人:
科研平臺相關:張振超、楊會潔,電話:3831087、3831330
團隊、項目相關:葛春坡、謝凱,電話:3831859
成果、知識產權相關:劉睿遠,電話:3029019
成果轉化與社會服務:王永杰,電話:3831967
附件:資料文件夾模板
科技發(fā)展部
2025年4月24日